從2001年起,泉州即開始籌備“海上絲綢之路—泉州”的申遺工作。歷經20年,幾經調整申報思路,最終以“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為主題成功入選《世界遺產名錄》。今天,我們對話泉州市政府副市長兼泉州申遺辦主任周真平,講述泉州項目申遺前后的保護和傳承故事。
晨曦中的開元寺東西塔 圖 /陳英杰
2021年7月25日,泉州申遺項目通過世遺大會審議
今日中國:
泉州是一座千年古城,現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800多處。此次成功申遺的“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是如何圈定現有的22處遺產點參與申遺的?
周真平:
我們以國際視野和整體視角審視泉州在世界人類文明與文化發展進程中的突出貢獻,通過對宋元泉州社會經濟系統的整體研究,以“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為申報名稱,遴選出22處代表性遺產點以呈現宋元泉州的有機整體。根據世界遺產評定標準及要求,所列入的遺產整體,應該具備真實性、完整性,同時還應具備突出普遍價值,各遺產點對申報主題都要有直接支撐。此次泉州系列遺產整體,便是由呈現宋元泉州社會系統的有機關聯的22處代表性古跡遺址及其相關環境所構成,涵蓋了城市結構、交通網絡、商品產地、制度保障、多元社群等諸多重要文化元素,具有功能、空間、社會、文化上的緊密關聯。
今日中國:
在長達20年的申遺過程中,泉州在保護和傳承遺產的理念和行動方面,伴隨與教科文組織專家的互動,有哪些變化?
周真平:
泉州項目是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加強交流合作的典型范例。泉州項目是中國首個邀請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ICOMOS)開展上游咨詢合作的國家正式申遺項目。泉州申遺工作班組會同申遺文本技術團隊與國際權威專家團隊展開了充分和深入的技術交流與創新探索,并于2019年4月、10月兩度赴巴黎ICOMOS總部開展技術磋商,2019年5月協助來自英國、美國的ICOMOS咨詢專家在泉州開展實地考察評估。2020年1月,泉州申遺項目的申報文本、管理規劃等全套技術文件順利提交世界遺產中心。2021年6月,在世界遺產中心公布的專業評估報告中,泉州項目被評定為“推薦列入”。報告高度肯定了本輪申報文本對泉州系列遺產的整體認知方式,對遺產構成體系的有機建構邏輯,以及對突出普遍價值的準確提煉和闡述,認為文本通過卓越的努力加強了宋元泉州系列遺產整體系統的可認知度、可信度和完整性。
今日中國:
在泉州申遺的過程中,您是否有帶團隊出國考察類似的遺產點?有哪些收獲和啟發,抑或是碰撞?
周真平:
2019年,我與專業團隊前往巴黎與ICOMOS專家進行對話,借此機會,也與文本團隊考察了法國“香檳地區的山坡葡萄園、酒莊與酒窖”項目,對于系列遺產有直接的體會。法國這個項目,包括歷史悠久的山坡葡萄種植園供應盆地、生產基地(及與其配套的地下酒窖)和銷售與配送中心(香檳酒廠),共同呈現了完整的香檳生產過程。泉州這次申報的項目,也具有產—運—銷功能高度整合的區域一體化空間結構。這次考察給了我們啟發,同時也使我們對遺產地的保護管理有更深地理解。為切實推進和落實泉州系列遺產的科學、長效、可持續保護管理,我們制定了基于價值特征維護需求的長效管理措施,針對本系列遺產所涉及的市、縣等各級管理部門建立了協調管理機制,有效地保障遺產整體的完整性保護。
今日中國:
泉州被稱為“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您認為這一稱號是基于怎樣的考慮?
周真平:
泉州之所以被稱為“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主要是宋元時期泉州所展現出來的不同民族在這里相遇交流、不同信仰在這里交織互動、不同文明在這里交流互鑒的歷史,這也說明泉州這種多元文化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關注。
泉州歷史上多元的族群構成,曾蘊育了多元宗教、多神信仰和平共處的人文財富。隨著社會的變遷,有的外來宗教被傳承下來,如伊斯蘭教、基督教和天主教;有的雖消逝在歲月中,仍遺留建筑遺存可追憶過去的繁榮,如印度教、猶太教;有的則與本土文化相互融合,如佛教、摩尼教等。1991年春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考察團到泉州,項目協調員杜杜·迪安博士說:“我們看到泉州是一個不同信仰、不同民族相遇、文化交流和共處的城市?!?994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絲綢之路項目機構在泉州主持召開“海上絲綢之路與伊斯蘭文化”國際學術討論會;1997年12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絲綢之路綜合研究”十年慶典在泉州舉行,同時召開“中國與東南亞”國際學術研討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基于科考團在泉州的發現和多次的學術研究成果,于2002年在泉州設立“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
今日中國:
您認為,泉州作為新的世界遺產項目,它最大的價值在哪里?能帶給世界怎樣的啟示?
周真平:
泉州以生動的歷史實證,展現了古代中國與世界各國文明交流互鑒的歷史。泉州申遺成功對于泉州、中國及世界的意義都非常重大。泉州遺產講述的海洋貿易故事是從海洋的視角對中華文明和中華文化的一次深度解讀,有助于向國際社會全面展示農業與海洋文明交相輝映的中華文明發展進程;宋元泉州的發展歷程有助于呈現中華文化中傳承至今的拼博進取、開放包容、勇于創新等精神品質。申遺成功說明宋元泉州杰出的社會發展智慧獲得了全世界的認同,這將敦促和激勵泉州人民世世代代珍惜和守護文化遺產、傳承千年智慧、不斷探索創新發展之路。此次泉州項目列入世界遺產,其最大的價值在于凸顯了中國在10-14世紀海洋文明的歷史成就,對人類文明發展和全球海洋文明的交流意義重大。泉州多元文化和平共存的理念也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歷史基礎。宋元泉州“多元整合、共同繁榮、共享發展”的理念,對當代與未來的全球經濟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今日中國:
泉州自古就是聯通中外的重要交通樞紐,與世界上很多國家和地區保持密切的貿易和人員往來。今天的泉州在國際交往方面,又有哪些重要的特征?
周真平:
早在元代,根據汪大淵《島夷志略》的記載,泉州就已經跟99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聯系。今天,泉州與國際的交往更為廣泛,尤其是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貿易往來,也成為拉動泉州市外貿穩增長的新動力。
截至目前,泉州晉江國際機場已與13個海絲航點通航,晉江陸地港成為全國業務量第二的國際陸港;泉州還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為重點,積極尋找產業互補優勢明顯或在歷史文化、區位等方面有特色的外國城市開展友好交流。市、縣兩級已與德國諾伊施塔特市等17個外國城市締結國際友城關系;過去7年,泉州市同“海絲”沿線國家貿易總額超過1600億美元,共在四大洲的20多個國家組織超過150場次的“品牌泉州海絲行”展銷活動,擴大了泉州品牌在海絲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影響力。
近年來,泉州舉辦了“東亞文化之都”、亞洲藝術節及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越南—中國貿易投資推介會”等活動,推出相應的文藝演出、經貿展會、學術研討等活動,不斷推動泉州的對外文化交流與合作,增進人民之間的理解與友誼。
今日中國:
擁有世界遺產身份的泉州將在哪些方面進一步推進遺產的保護與傳承?
周真平:
泉州遺產項目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是一個嶄新的起點,對泉州是一份榮譽,更是一份擔當,還有對未來傳承保護的一份責任。我們會遵照世界遺產大會的決議,恪守《世界遺產公約》,也會學習和借鑒國內外遺產保護好的經驗和做法,確保遺產突出普遍價值和真實性、完整性,實施可持續保護傳承。
首先是建章立制全方位保護。做好與遺產保護有關的立法、制度制定,規劃及規則制定,把泉州文化瑰寶原真保護好、活態傳承好,并有效利用好;其次是專業保護與活態保護有機融合。泉州老百姓對遺產熱愛和守護已深入人心,這是泉州遺產能夠歷經千年,得以真實、完整保存的非常重要的基礎。未來,我們將持續與國內外文化遺產保護機構及專家學者一道,開展遺產的考古發掘、基礎研究,共同挖掘好、梳理好遺產的歷史價值和文明記憶。同時開展活態傳承活動,通過南音、梨園戲、木偶戲等與遺產有關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讓群眾更多地參與傳播和傳承保護中,并設立面向校園的遺產通識課程等,讓遺產保護傳承工作代代做好;再次是優化環境,實現遺產共享。泉州遺產多數是活態的,7.1平方公里古城遺產緩沖區,群眾世世代代生活在其中,其文物及保護充滿“煙火氣”。我們要把保護融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轉變為惠民利民的實在舉措,比如提升人居環境、提升參訪設施服務等,對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等15個展館全部免費開放,還將規劃建設市舶司等系列考古遺址公園,讓全國人民、世界各地朋友們都能共享“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世界文化遺產。
?。ū疚膱D片由中共泉州市委宣傳部提供)